文章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述了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的概念,并从辅导员这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干预措施。
关键词 :辅导员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各种思想的入侵,大学生在价值观、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就业择业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不断增加,而大学生正处在情绪体验比较强烈的时期,人生经验又相对较少,当自己感觉无法应付,就会造成内心的混乱、绝望、沮丧、极度痛苦,容易采取极端的措施,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校园恶性事件。我们辅导员的工作是关注“人”的工作,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底线”工作。
一、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紊乱等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调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当前高校大学生所出现的心理危机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情境性危机,是个人无法控制或预测的突发或超常事件。这种危机不仅带给人外在的灾难,而且给人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当事人有强烈的负面感受和体验,有时因无法承受难以言说的痛苦而出现心理解体和异常行为。二是发展性危机,是个体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个体对身体或生活环境急剧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自己和环境间的变化,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发展性危机,每个阶段的危机就是一个转折点。大学生以自己原有的方式面对和处理这些危机时,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三是存在危机,是一些人生重要的根本问题(人生目的、意义、价值、责任等)的出现而导致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突然发觉生活缺乏意义,失去人生价值。 心理危机干预是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的潜能,使其心理危机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并恢复或重新建立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应采取的对策
作为学校和学生联系的纽带,辅导员是在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角色,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思想教育者。工作职责要求其经常深入学生,如开班会、与学生谈心、组织各种活动等。他们与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能随时随地、及时的、形式多样的了解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心理动态。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其心理危机的形成往往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存在负性事件和隐藏的心理隐患,在情绪上有异常表现,在行为上有较大变化,不能专心于日常事务或以常态方式生活。这些诱发因素和异常表现往往很容易被与其朝夕相处的周围人员注意到,为救助提供契机。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征兆大多是由同学或辅导员发现的。因此,辅导员是危机干预中一个较为活跃的群体,毫无疑问将成为这项工作的主要力量。那么,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辅导员具体应该怎么去应对呢?
1、建立心理危机工作的保障体系。
辅导员要转变观念,加强科普,不要对校园危机事件产生畏惧心理和压力,要强化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可为、能为的观念,把心理危机工作当成长期常态重视的工作。宣传好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组织好心理讲座,积极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广泛的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危机干预基本常识和自杀的预防知识,使学生知道有心理问题找朋友、找辅导员,去心理咨询室主动倾述寻求帮助;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特色活动,并配合心理中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正确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较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其次,建立危机干预的发现系统。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防患于未然。加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培训,定期对班长、团支书、心理委员、寝室长进行一系列的专题培训、加强案例分析、分享,有效的提高危机快速反应通道效力。
同时,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完善心理健康队伍和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各班配备心理委员,心理委员联系各寝室长,建立心理委员、寝室长例会制度、考评制度、半月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要求各班心理委员还要及时反馈信息给辅导员,及时发现有危机或潜在危机的学生,立刻干预。
2、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工作
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识别有心理危机的预警对象,特别是患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和敏感时间段的防控。
1)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无端致以祝福、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2)对于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说,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迹象:
言语上的征兆:
(1)直接对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
(2)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3)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
(4)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
(5)流露出无望或无助的心情
(6)突然与亲友告别
(7)谈论一些易获得的自杀工具
行为上的征兆:
(1)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
(2)抑郁的表现
(3)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4)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5)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而自杀中精神障碍患者约占74%,精神障碍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情感障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障碍。
识别典型的抑郁症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即一个人的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同时伴有下述几项症状中的任何4项以上:(1)兴趣丧失或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持续疲乏;(3)活动减少或动作迟滞;(4)过分自责或内疚;(5)想困难或注意力不能集中;(6)反复出现轻生的想法或行为;(7)失眠或早醒;8)体重降低、食欲下降或亢进。
分裂样人格障碍特征是一贯情感退缩、社会退缩和其他接触上的退缩;喜好幻想、独自活动、内省性沉默寡言;很少表达感受和体验愉快。至少符合下列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社会文化习俗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比如某学生的纸条内容:“如果你没有自信的话,如果你曾经有过自信的话,请正版的音乐吧”、“社会是进步的,也是多彩的,为什要想那么多,做自己好了。不要想那么多选择,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方式......”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例如某学生有以下怪异行为:上课喜照镜子且傻笑;用可乐拖地;用502封了厕所窗户;夜深起床散步且傻笑;曾经剪开一张100元人民币并贴在柜子上;喜买东西与寝室的人分享,且执意让他们接受为止;经常一人外出且丢东西。
3)敏感时间段要加强防控。在两个学期开学初25天内、五一、十一节假日期间及节后1—3周内是学生自杀事件高危时期,(此间发生的自杀个案占调研总案例的33%)这期间做好重点人群排查和干预,对重点学生的情绪、行为变化加强防范,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任何时候都要高度关注有自杀未遂史的学生。
其次是及时进行危机评估,建立和完善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预警机制。对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班长、心理委员、寝室同学处主动收集学生心理疾病与危机信息,对学生积极关注:辅导员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关注,即微观层次、躯体语言层次和人际情感层次。如通过目光接触、上身倾斜等基本的微观层面向求助学生传递出与其同在的信息,并对其表示理解和接纳;躯体语言层次要求辅导员通过点头、微笑等非言语交流方式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如的会谈氛围,让其充分放松,说出自己的痛苦所在;最后应当做到人际层次的关注,让求助学生充分感受到辅导员是设身处地地帮助他。第二、倾听: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去听。包括观察求助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如姿势、表情、行为、语调等,理解其所传达的信息。注意求助学生语言表达的连续性,并注意与其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第三、共情:共情又叫通情达理、神入、同感心、同理心等,要求辅导员真正理解来访学生。共情的实质是要保持中立和节制,因此分寸和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深入了解,并取得家长支持。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家庭情况、思想动态等方面综合考察,一般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功能入手。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筛选分类。对于需要重度关注学生进行分级、建立动态的心理健康档案并放在首要关注地位。
最后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初步心理疏导和干预。人生无常,一些人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灾难发生后,对于当事人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必要。有效的关怀必须具备以下的要素:“温水、面纸、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心理疏导、干预情况:
怎样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谈话?
(1)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2)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感情;(3)认可他们表露的情感,不要进行批评,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4)询问他们是否想自杀,例如“在你痛苦、绝望的时候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吗?”(5)不要轻视,他们说自杀时应认真对待;(6)如他们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予以保密时,不要答应;(7)让他们相信可以获得所有的帮助,并鼓励他们寻求这些帮助;(8)如果认为他们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
如何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干预?
(1)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
聆听他并询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向他解释如果得到帮助,他可以从以前的状态恢复过来并且可以生活得很愉快。与他保持紧密的联系直到所做的帮助有效果或危险已经过去。
(2)鼓励他采取积极的行动去缓解不愉快或麻烦的状况
例如保持忙碌和活跃的状态,使步调有一个改变,进行一些锻炼;选择一些最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试着去改变环境;尝试一个新的方法,如果所有的方法都无效的话,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避开或离开无法改变的环境;学着去放松,娱乐、体育、瑜珈和沉思等都可以帮助自杀者学着在压力中生活。
(3)鼓励通过任何一个途径寻求专业帮助
鼓励当事人尽快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医院的精神科专业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
3、协助协调好心理危机干预的转介工作
发现学生异常表现后,立刻向学工部及心理中心报告,及时反馈收集的学生心理疾病与危机信息,并对学生实行24小时陪伴,协助心理中心组织专家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通过早期干预、心理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力求在最佳时期即事件发生24小时之后、72小时之前,对危机进行有效干预。对不属于咨询范畴的、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心理治疗或住院治疗等干预措施。一旦发现有自杀企图并计划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对其实行有效的监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并迅速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共同采取干预措施;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还要掌握全国免费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热线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热线、 ?春雨热线?、中德医院热线等心理危机干预相关机构电话号码。
4、危机干预的后期工作
在危机过去之后,通过班级辅导等方法,协助心理中心老师对经历危机的学生及其同学、家长等相关人员正确总结和处理危机遗留的心理问题,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并进行跟踪调查,尽量减少由于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根据心理中心、专家的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般建议住院治疗或休学回家。当学生要求复学时,除要求出具医院的康复证明外,尤其要注意送学生到校心理中心进行再次评估鉴定。因为精神疾病有复发的问题,我们还要注意跟踪干预,要求学生签订承诺书,承诺复学后做到:按照医嘱进行心理治疗复诊,坚持吃药,直到医生认为可以停止服药为止;定期接受心理咨询,直到心理咨询老师认为可以结束咨询为止。
定期与学生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继续启动班级危机干预的发现系统,让班长、心理委员、寝室长、同学密切关注,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处理。另外培养危机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还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学生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心理隔离。
【参考文献】
[1]宋清华.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41-43.
[2]邱鸿钟,梁瑞琼,等.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6.
[3]曾保春.高校组织再造视阈下的辅导员角色定位[J].煤炭高等教育,2009,(11):63-64.
[4]沈文青,刘启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 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82-84.
[5]隋长羽.浅析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10,(8):72-73.
[6]王慧琳.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增刊1):131-133.